MySQL数据库 第二章 SQL语句
MySQL数据库 第二章 SQL语句
SQL是一种特殊目的的编程语言,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,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、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。
一、SQL语句分类
DCL(Data Control Language):数据控制语言,用来定义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。(不太重要,一般用navicat图形化界面来操作)
DDL(Data Definition Language):数据定义语言,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:库、表、列等。功能:创建、删除、修改库和表结构。
DML(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):数据操作语言,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:增、删、改表记录。
DQL(Data Query Language):数据查询语言,用来查询记录。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。(!!!很重要)
二、DCL(数据控制语言)语法学习
DCL(Data Control Language):数据控制语言,用来定义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。DCL语言可用navicat软件来进行图形化界面操作。
tips:!!!该节内容不是很重要
1、创建用户、修改密码、删除用户
(1)创建用户
创建一个用户,让该用户只能在指定ip地址或任意ip地址上来登录mysql
1  | -- 创建用户  | 
(2)修改密码
1  | -- 修改密码,8.0版本的mysql直接赋值新密码就行  | 
1  | -- 以上是用sql语句来操作,如果直接修改表,也是可以创建用户和修改密码的,但是要在mysql数据库下的user表修改,改完后需要刷新权限后才能生效,刷新语句如下  | 
(3)删除用户
1  | -- 删除用户  | 
2、给用户授予权限、撤销权限,查看权限
给【指定用户】在【指定数据库】上赋予【指定权限】,权限有很多,常用的有以下几个:
- create:可以创建数据库
 - insert:可以插入数据
 - delete:可以删除数据
 - select:可以查询数据
 - update:可以更新数据
 
(1)授权
1  | -- 授权(包含所有权限或指定权限)  | 
1  | -- 授权所有的表,用"*"  | 
1  | -- 授予指定权限  | 
(2)撤销权限
1  | -- 撤销权限(包含所有权限或指定权限)  | 
(3)查看权限
1  | -- 查看授权  | 
3、操作实例
(1)注意事项
每条语句选中后单独执行,且输出信息为”OK”说明操作成功
新建一个test连接测试DCL语言用,先点测试连接,成功后再点击确定
查看数据库中表的权限
(2)具体的实例操作
1  | -- 测试用,以下每一行语句按顺序单独执行一次  | 
三、DDL(数据定义语言)
DDL语言主要是用于定义或改变表(TABLE)结构,主要的命令有CREATE、ALTER、DROP等
1、创建表的语法
1  | create table 表名 (  | 
在关系型数据库中,我们需要设定表名、列名,同时还需要指定数据类型(常用的:整型、浮点型、字符串型)。
2、常用的数据类型
整型
| MySQL数据类型 | 含义(默认有符号) | 
|---|---|
| tinyint | 1字节,范围(-128~127) | 
| smallint | 2字节,范围(-32768~32767) | 
| mediumint | 3字节,范围(-8388608~8388607) | 
| int | 4字节,范围(-2147483648~2147483647) | 
| bigint | 8字节,范围(+-9.22 * 10^18^) | 
在整型中我们默认使用的都是【有符号】的,当然了,我们也可以加上unsigned关键字,定义成【无符号】的类型,那么对应的取值范围就会发生改变:
如:tinyint unsigned的取值范围为0~255,
宽度n的作用需要配合zerofill进行使用( zerofill指0填充): 如:int(4) unsigned zerofill ,查询结果: 0001 0002 1000
浮点型
| MySQL数据类型 | 含义 | 
|---|---|
| float(m, d) | 4字节,单精度浮点型,m总长度,d小数位 | 
| double(m, d) | 8字节,双精度浮点型,m总长度,d小数位(可用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) | 
| decimal(m, d) | decimal是存储为字符串的浮点数(无误差且精度高,可用来表示余额),对应Java中的Bigdecimal | 
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判断小括号内参数的含义,针对数据类型为float(5, 3)的列,做了以下试验:
- 插入123.45678,最后查询得到的结果为99.999(会取满足条件的最大值);
 - 插入12.34567,最后查询结果为12.346(会有四舍五入);
 
所以,在使用浮点型的时候,还是要注意陷阱,要以插入数据库中的实际结果为准。
字符串型
| MySQL数据类型 | 含义 | 
|---|---|
| char(n),n指字符个数 | 固定长度,最多255个字节(字符) | 
| varchar(n) | 可变长度,最大容量65535个字节 | 
| tinytext | 可变长度,最大容量255个字节 | 
| text | 可变长度,最大容量65535个字节 | 
| mediumtext | 可变长度,最大容量2^24^-1个字节,16MB | 
| longtext | 可变长度,最大容量2^32^-1个字节, 4GB | 
(1)char和varchar两类型的区别(这两个也最常用):
- char类型是【定长】的类型,即当定义的是char(10),输入的是”abc”这三个字符时,它们占的空间一样是10个字符,包括7个空字节。当输入的字符长度超过指定的数时,char会截取超出的字符。而且,当存储char值时,MySQL会自动删除输入字符串末尾的空格。
 - char类型适合存储很短的、一般固定长度的字符串。例如,用char(1)来定义性别;char类型非常适合存储密码的MD5值(将不定长的变为定长的值),因为MD5是一个定长的值。对于非常短的列,char比varchar在存储空间上也更有效率。
 - varchar(n)类型用于存储【可变长】的类型,且长度最大为n个字符的可变长度字符数据。比如varchar(10), 输入abc三个字符,那么实际存储大小为3个字节。除此之外,varchar还需要使用1或2个额外字节记录字符串的长度,如果列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255字节(是定义的最长长度,不是实际长度),则使用1个字节表示长度,否则使用2个字节来表示。n表示的是最大的长度。
 - char类型每次修改的数据长度相同,效率更高;varchar类型每次修改的数据长度不同,效率更低。
 
(2)varchar和text
text不能设置默认值,varchar可以。
text类型,包括(MEDIUMTEXT,LONGTEXT)也受单表 65535 最大行宽度限制,所以他支持溢出存储,只会存放前 768 字节在数据页中,而剩余的数据则会存储在溢出段中(磁盘上)。虽然 text 字段会把超过 768 字节的大部分数据溢出存放到硬盘其他空间,看上去是会更加增加磁盘压力。但从处理形态上来讲 varchar 大于 768 字节后,实质上存储和 text 差别不是太大了。因为超长的 varchar 也是会用到溢出存储,读取该行也是要去读硬盘然后加载到内存,基本认为是一样的。
根据存储的实现:可以考虑用 varchar 替代 text,因为 varchar 存储更弹性,存储数据少的话性能更高。
如果存储的数据大于64K,就必须使用到 mediumtext或longtext,因为 varchar 已经存不下了。
如果 varchar(255+) 存储大于255字节后,和 text 在存储机制是一样的,性能也相差无几。
详细解释可参考文章:MySQL 的 varchar 与 text 对比
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
| MySQL数据类型 | 含义 | 
|---|---|
| date | 3字节,日期,格式:2022-10-01 | 
| time | 3字节,时间,格式:08:00:00 | 
| datetime | 8字节,日期时间,格式:2022-10-01 08:00:00 | 
| timestamp | 4字节,自动存储记录修改的时间 | 
| year | 1字节,年份 | 
3、建表约束
目前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创建表,但是一张表不止有一列,且数据库中的表不止有一个,建表约束说的就是,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表中的数据以及表和表的关系。
(1)MySQL约束类型
| 约束名称 | 描述 | 
|---|---|
| NOT NULL | 非空约束(不是 null) | 
| UNIQUE | 唯一约束,取值不允许重复 | 
| PRIMARY KEY | 主键约束(主关键字),自带非空、唯一、索引约束属性 | 
| DEFAULT | 默认值(缺省值) | 
| FOREIGN KEY | 外键约束(外关键字,会用到其他表信息) | 
(2)NOT NULL约束
非空约束指的是,如果我们要在这张表中添加数据,设定了非空约束的列必须要赋值,不能为空
1  | -- 先创建一个书店的数据库  | 
(3)UNIQUE约束
唯一约束指的是,如果我们要在这张表中添加数据,设定了唯一约束的列中的值不能有重复,不能为空
- 唯一约束,实现方法1(在表的定义最后施加)
 
1  | -- 创建图书表  | 
- 实现方法2(在字段名定义的后面施加)
 
1  | -- 创建图书表  | 
(4)DEFAULT约束
默认约束指的是,如果我们要在这张表中添加数据,如果为给设定了默认约束的列赋值,该列会自动填充默认值
1  | -- 创建作者表  | 
(5)PRIMARY KEY约束
主键(PRIMARY KEY)的完整称呼是“主键约束”,是 MySQL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约束。一般情况下,为了便于 DBMS 更快的查找到表中的记录,都会在表中设置一个主键。
主键分为单字段主键和多字段联合主键,本节将分别讲解这两种主键约束的创建、修改和删除。
使用主键应注意以下几点:
- 每个表只能定义一个主键。
 - 主键值必须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,且不能为 NULL,即表中不可能存在有相同主键值的两行数据。这是唯一性原则。
 - 一个字段名只能在联合主键字段表中出现一次。
 - 【联合主键】不能包含不必要的多余字段。当把联合主键的某一字段删除后,如果剩下的字段构成的主键仍然满足唯一性原则,那么这个联合主键是不正确的。这是最小化原则。
 
单个字段作为主键
1  | -- 创建作者表  | 
联合主键:多个字段同时作为主键
1  | -- 创建作者表  | 
(6)AUTO_INCREMENT约束
需要配合主键使用,有个这个约束,我们在向表中插入数据时,不需要额外关心主键的数据,它会自动帮我们维护一个递增的主键
1  | -- 创建图书表  | 
(7)FOREIGN KEY约束
外键维护的表与表之间的关系,它规定了当前列的数据必须来源于一张其他表的某一列中的主键
外键会产生的效果
1、删除表时,如果不删除引用外键的表,被引用的表不能直接删除
2、外键的值必须来源于引用的表的主键字段
语法:
FOREIGN KEY (column list) REFERENCES [primary key table] (column list);
1  | -- 创建作者表  | 
4、对表的修改操作
查看当前数据库中所有表:SHOW TABLES;
1  | -- 查看所有表  | 
查看表结构:DESC 表名;
1  | -- 查看表结构  | 
修改表有5个操作,但语法前缀都是一样的:ALTER TABLE 表名...(不重要)
添加列(语法):
ALTER TABLE 表名 add (列名 列类型,... ,列名 列类型);1
2-- 给author表添加列
alter table author add (hobby varchar(20),address varchar(50));修改列类型:
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的新类型;1
2-- 给author表修改列类型
alter table author modify address varchar(100);列名称、列类型一起修改:
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名类型;1
2-- 改变列名和属性
alter table author change address addr varchar(60);删除列:
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;1
2-- 删除列
alter table author drop addr;修改表名:
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1
2-- 修改表名
alter table author rename authors;删除表:
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;1
2-- !!!删除表,需谨慎操作
drop table if exists `user`;
四、DML(数据操作语言)(!!!很重要)
该语言用来对表记录进行操作(增、删、改),不包含查询。
1、插入数据
1  | -- 插入数据  | 
说明:
- 在数据库中所有的字符串类型,必须使用单引号。
 - (列名1,列名2,列名3)可省略,表示按照表中的顺序插入。但不建议采取这种写法,因为降低了程序的可读性。
 
当然我们还可以批量插入:
1  | -- 批量插入数据  | 
2、修改记录
修改某列的全部值: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=列值1(,列名2=列值2)(, ... );
1  | -- 修改数据  | 
上边的语句会改表中所有的数据全部修改,因此我们可以使用where语句进行限制,
1  | update `authors` set aut_name = '马云' where aut_id = 5; -- 限制条件可以是其他逻辑运算  | 
where是一个很关键的关键字,我们可以使用where关键字实现丰富的筛选,他很像我们的if语句,可以使用各种条件运算:
可使用的逻辑运算符如下:=、!=、<>、<、>、>=、<=、between...and、in(…)、is null、not、or、and,其中in(a,b,… )的用法表示集合,选中限制下的那几条数据。
where aut_id >1where aut_id in (1,3,5) -- 修改指定的三条数据where aut_id between 1 and 4 -- 修改从id从1到4的数据where aut_id >1 and aut_name='xxx' --多条限制where aut_name is null -- 修改为空的where aut_name is not null -- 修改不为空的
1  | -- 字符串也使用"="比较,不是"=="也不是"equals"  | 
3、删除数据
语法:delete from 表名 (where 条件);
1  | -- !!!删除表,删除条件可以是任何的逻辑运算(in,between...)  | 
不加where条件时会删除表中所有的记录,所以为了防止这种失误操作,很多数据库往往都会有备份。
1  | -- 删除指定行的数据  | 
还有一个关键字:truncate,truncate是DDL语言(数据定义语言),操作立即生效,原数据不会放到rollback segment中,不能回滚。
1  | -- 不可随意使用truncate  | 
- 当表被truncate后,表和索引的所占空间会恢复到初始大小,delete操作不会减少表和索引的所占空间。
 - truncate和delete只删除数据,drop则删除整个表(结构和数据)。
 - truncate速度快,效率高,可以理解为先把表删除了,再重新建立。
 - truncate和delete均不会使表结构及其列、约束、索引等发生改变。
 




